年份

523篇>2025年

2504篇>2024年

4528篇>2023年

学科分类

排序:
地区
时间
经典
《中国药理学报》   -   2022 年 10 期
作者:   刘志超
关键词:   TAP 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疼痛 效果观察
摘 要: 目的 研究探讨 TAP 阻滞对于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我院腹腔镜胆囊结石 手术治疗的 5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 25 例,两组均给予全身诱导麻醉加术后镇痛,其中对照组行术 后给予曲马多 100mg 注射,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行腹壁 TAP,注入 0.25 罗哌卡因 40ml,术后给予曲马多 100mg 注射,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术后各时间点 HR、MAP、SpO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8、12 及 24h 的 VAS 评分显 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组术后 2h 及 8h 的 HR、MAP、SpO2 均优于对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 超引 导下多点 TAP 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能显著延长镇痛效果,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安全性良好,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药理学报》   -   2022 年 10 期
作者:   潘爱云
关键词:   中药熨烫 穴位按摩 产后尿潴留 效果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药熨烫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10 月 -2022 年 06 月 期间收治的产后尿潴留行中药熨烫治疗联合穴位按摩的患者 68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排尿时间、排尿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6.5%,数据符 合 p<0.05,统计学成立;观察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量多于对照组,数据符合 p<0.05,统计学成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 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中药熨烫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排尿时间,增加排尿量,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中国药理学报》   -   2022 年 10 期
作者:   黄跃胜
基金:   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NBAB08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Z20190229)
关键词:   晚期肺癌 化疗 CD4+CD25+ 调节性 T 细胞 病理特征
摘 要: 目的 研究 CD4+CD25+ 调节性 T 细胞含量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2 月 -2021 年 2 月本院晚期肺癌患者 40 例、健康体检人员 40 例分别作为晚期肺癌组、健康对照组。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 的外周血 CD4+CD25+T 细胞数量多于健康对照组(t=20.252,P<0.05),化疗后的外周血 CD4+CD25+T 细胞数量少于化疗前 (t=22.696,P<0.05),病理分期Ⅳ a 期、分化程度高分化患者的外周血 CD4+CD25+T 细胞数量分别少于Ⅳ b 期患者、中分化 和低分化患者(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在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升高,化疗能够将其降低,与病理分期、 分化程度相关。
《中国药理学报》   -   2022 年 10 期
作者:   郑寿招  党源
关键词:   黄芩苷 神经胶质瘤 增殖 凋亡
摘 要: 背景与目的 神经胶质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本研究分析不同浓度黄 芩苷对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 U251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作用,探讨黄芩苷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调控作用,以 期开发黄芩苷作为肿瘤抑制药物的重要潜能。方法 将 0μm/L,50μm/L,100μm/L,200μm/L,400μm/L 和 800μm/L 的黄芩苷 处理细胞,应用 CCK-8,划痕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等细胞学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细胞增殖、 迁移及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均能抑制神经胶质瘤 U251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200μm/L,400μm/L 和 800μm/L 黄芩苷能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P<0.01);并且促进 U251 细 胞的凋亡,也呈剂量依赖效应,200μm/L,400μm/L 和 800μm/L 黄芩苷能显著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P<0.01)。结论 黄芩苷 对人胶质瘤细胞 U251 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抑制及促进效果与药物使用剂量正相关。黄芩苷对 于肿瘤治疗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高效抑制肿瘤发生的候选药物。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2021 年 12 期
作者:   毛熹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卒中单元护理
摘 要: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 障碍患者 86 例(2015 年 5 月 30 日 -2016 年 5 月 30 日),其中一组采取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取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比两 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 93.02% 与 74.42%,P < 0.05;护理前两组的 NIHSS 评分 无明显差异,P > 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卒中单元护理 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药理学报》   -   2021 年 12 期
作者:   毛熹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脑血管介入术;下肢静脉血栓
摘 要: 目的 探究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给予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 92 例,时间段为 2016.5.13-2017.5.13,均为我院就诊,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 分析。结果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实验组为 2.17%(1/46),常规组为 15.22%(7/46),P < 0.05;护理依从性:实验组为 95.65%,常规组为 80.43%,P < 0.05。结论 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便于优化护理质量,将静脉血 栓发生率降低。值得采纳。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2022 年 5 期
作者:   张齐敏
关键词:   血液;酶联免疫吸附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摘 要: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BV(乙肝病毒)/HCV(丙肝病毒)阴 性标本再行核酸检测(NAT)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衡阳市中心血站核酸实验室 2021 年 1 月 01 日起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收 集的 51433 例无偿献血者血样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样本行 ELISA 法检测,并用不同试剂的 ELISA 法检测 2 次结果均为阴 性样本行 NAT,观察 ELISA 法检测阴性标本 NAT 检查结果阳性的出现几率。结果 51433 份 ELISA 检测结果阴性样本再行 HBV,HCV,HIV 核酸联合检测 (PCR 荧光法 ), 结果显示混样 pool 阳性共 106 份,混样 pool 阳性检出率为 0.21%,其中单检拆分 出来的 HBV 阳性是 58 份,阳性检出率为 0.11%,HCV 和 HIV 阳性均为 0,检出率为 0.00%。结论 ELISA 法检测不能完全确 保血液安全,NAT 与 ELISA 法检测方法互补则可以大大提高血液筛查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兵团医学》   -   2022 年 2 期
作者:   黄葳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枸地氯雷他定;效果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 2021.01 ~ 2022.02 在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 90 例,均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甲、乙组对比,各纳入 45 例。甲 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定,每天一次,每次 10mg,乙组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每天 1 次,每次 8.8mg,两组都连续治疗 28 天。 采用第 4 周时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 UAS7 评估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统计显示,2 组对比疗效结果,乙组高于 甲组(P < 0.05)。2 组对比不良反应结果,乙组低于甲组(P < 0.05)。2 组对比,治疗后风团数量、风团直径、瘙痒等症状 评分结果,乙组低于甲组(P < 0.05);但治疗前风团数量、风团直径、瘙痒等症状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 > 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具有高安全性,也对患者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推广应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2022 年 5 期
作者:   黄葳
关键词:   颜面部;皮肤肿瘤;皮肤镜;筛检效果
摘 要: 目的 探讨皮肤镜检查在筛查颜面部皮肤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 2021.01 ~ 2022.02 在湖南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的 160 例患者,均疑似为颜面部皮肤肿瘤。所有对象均接受皮肤镜及肉眼观察等筛查。金标准为病理学,对比两 种方式诊断符合率及不同皮肤肿瘤检出率。结果 统计显示,本组 160 例均经病理学确诊,经肉眼观察确诊 120 例,而经皮肤 镜确诊 150 例,两种方式对比诊断符合率,皮肤镜为 93.75% 高于肉眼观察 75.0%(P < 0.05)。两种方式对比脂溢性角化病、 先天性色素痣等检出率,皮肤镜高于肉眼观察(P < 0.05);但其他类型检出率差异较小(P > 0.05)。结论 在筛检颜面部 皮肤肿瘤中皮肤镜的效果显著,其操作简单,可对肿瘤良恶性加以判断,利于及早筛查和诊断,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中国药理学报》   -   2022 年 5 期
作者:   黄葳
关键词:   红蓝光交替照射;异维 A 酸胶囊;痤疮;效果
摘 要: 目的 分析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异维 A 酸胶囊治疗痤疮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痤疮患者共 70 例,数字表随机分 2 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异维 A 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皮损减少一半和 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皮损减少一半和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治 疗前二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P > 0.05,而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改善,而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 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异维 A 酸胶囊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 治疗对于痤疮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0.7679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