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260篇>2025年

2502篇>2024年

4526篇>2023年

学科分类

排序:
地区
时间
经典
《中国稀土学报》   -   2015 年 6 期
作者:   魏志雄 田寿同 邵朱强
关键词:   LH-01萃取剂 氟碳铈矿 协同萃取 Ce(Ⅳ) 氟
摘 要: 采用新型LH-01萃取剂萃取分离含氟硫酸稀土溶液中Ce(Ⅳ),Th和F,并进行了串级萃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H-01-P204协同萃取工艺,Ce(Ⅳ)和F被萃人有机相,经反萃可得纯度为99.5%的CeO2及99.9%的CeF3产品,Ce提取率>95%,Th和F的回收率均>90%,富La稀土产品中ThO2/REO <5×10-6,可实现Ce(Ⅳ),Th,F和其他RE(Ⅲ)的高效清洁分离.新工艺与硫酸全溶解-Cyanex923萃取CeP507分离工艺相比,LH-01-P204协同萃取工艺仅在辅料消耗可节省5800元/(t 100% REO)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中国稀土学报》   -   2015 年 5 期
作者:   焦芸芬 苏佳 王宗俊 何小林
基金: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理工大学科研基金 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关键词:   阴离子树脂 草酸 吸附 等温吸附方程 动力学方程 稀土
摘 要: 对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吸附草酸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对草酸的吸附在室温时溶液pH=1.5,草酸浓度0.02mol·L-,树脂用量2.0g,吸附时间10 min条件下较优;静态等温吸附平衡方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理论最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902 mg·g-1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
《中国稀土学报》   -   2015 年 4 期
作者:   陈君 李全安 张清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04501)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QN013)资助
关键词:   钇 AZ61镁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摘 要: 在CO2+ SF6气体保护条件下感应熔炼制备了不同Y含量的AZ61-xY(x =0,0.5,1,1.5,2)镁合金,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分析(EDS)和拉伸及蠕变力学性能测试手段研究了Y添加对AZ61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Y后,AZ61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的细化,合金中除了存在α-Mg和Mg17Al12相,还出现了块状析出相Al2Y.适量的Y显著提高了合金在室温和高温时的强度和塑性,同时合金在150 ℃/70MPa条件下的抗蠕变性能也有显著的提升.
《中国稀土学报》   -   2015 年 3 期
作者:   刘政 罗浩林 白光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关键词:   半固态 电磁搅拌 初生α相 稀土分布
摘 要: 利用低过热度浇注和电磁搅拌技术制备半固态A356-Ce铝合金浆科.探讨了电磁搅拌频率对半固态初生α相形貌和Ce在凝固组织中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固态A356-Ce合金浆料的制备过程中,电磁搅拌频率对半固态初生相的形貌以及Ce的分布影响很大,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制备半固态A356-Ce铝合金浆料的合适工艺参数,即在浇注温度为620℃,保温温度590℃,保温时间为10 min,稀土添加量为0.4%,搅拌时间为15s的条件下,搅拌频率为30 Hz的晶粒细化效果最佳,其平均形状因子为0.80,平均等级圆直径为76.1 μm,稀土分布也更均匀.
《中国稀土学报》   -   2015 年 2 期
作者:   陈国华 曹永存 刘玉宝 李坤 陈宇昕 于兵
关键词:   熔盐电解 镨钕钆合金 电流效率 收率
摘 要: 本工艺采用熔融氟化锂-氟化镨钕-氟化钆熔盐三元体系为电解质,通过电解氧化钆与氧化镨钕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了成分稳定的镨钕钆合金,同时就电解质组元、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加料速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可以生产钆含量(10~15)%±0.5%(质量分数)的镨钕钆合金,金属直收率大于98%,电流效率大于78%;产品含碳小于0.05%,含铁小于0.3%,含Ca,W均小于0.01%,同时具有成本低、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中国稀土学报》   -   2015 年 1 期
作者:   于静 李敏贤 李德玲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感谢唐山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关键词:   羧酸 复合羧酸镧 热稳定剂 稀土
摘 要: 以常见的一元羧酸、二元羧酸、三元羧酸和硝酸镧为原料,合成复合羧酸镧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对产品对PVC的静态热稳定性进行表征,探讨不同羧酸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通过转矩流变仪法对产品对PVC的动态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好,且以硬脂酸/己二酸镧性能最佳,对PVC的动态热稳定性可达1420 s.
《中国稀土学报》   -   2016 年 6 期
作者:   于学华 迟克彬 王斓懿 赵震 韦岳长 刘坚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培育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能源与环境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资助
关键词:   铈基催化剂 镧基催化剂 炭烟颗粒 催化燃烧 研究进展
摘 要: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柴油车尾气污染物中的炭烟颗粒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作为炭烟颗粒排出柴油机的最后一道处理技术,催化净化技术是目前控制柴油车尾气炭烟颗粒排放使用最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因而,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是催化净化技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因素.总结了近年来Ce基、La基稀土催化剂材料,包括:纳米颗粒、不同晶面、纤维状、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等不同形貌的Ce基催化剂以及La基钙(类钙)钛矿催化剂对炭烟颗粒催化燃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比报道了Ce基和La基催化剂对炭烟燃烧的反应机制.最后,总结性地提出了目前有关稀土基催化剂在炭烟催化燃烧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稀土学报》   -   2016 年 5 期
作者:   胡洁琼 谢明 孙绍霞 刘满门 王松 王塞北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项目 国家基金-地区基金 云南省院所技术开发专项 稀贵金属材料协同创新基金
关键词:   Y2O3/Ag复合材料 界面结构 电接触材料 粉末冶金 HRTEM
摘 要: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Y2O3/Ag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紧密且无任何反应物.Ag基体的(111)面与Y2O3颗粒的(440)晶面保持半共格关系:Y2O3(222)//Ag(111),Y2O3 (440)//Ag(111),界面处基体中可以看到由于品格错配而产生的刃位错,说明基体与增强颗粒晶面间距接近时,基体可以依靠增强颗粒表面结晶并长大,即增强颗粒作为基体异质形核的质点,并从晶体学角度对界面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由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得到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电阻率随Y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中国稀土学报》   -   2016 年 3 期
作者:   程和法 黄笑梅 黄吉 吴玉程 杜晓东 武宏发
基金:   2014年度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
关键词:   A356合金 稀土Sc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摘 要: 采用稀土Sc对A356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Sc对A356合金的初生α相和共晶硅形态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c在铝熔体中生成Al3Sc可以作为α-Al的非自发形核的核心,显著细化A356合金中的初生α相,由粗大的树枝晶形态变为细小的短枝晶和圆整的颗粒状形态,同时,Sc对共晶硅也具有显著的变质作用,使其由粗大的针片状变为细小的纤维状和蠕点状.当Sc的加入量为0.2%(质量分数)时,对A356合金中初生α相的细化作用和对共晶硅的变质作用即可达到最佳的效果,合金的铸态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23.7%和58.1%,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Sc的加入量,对进一步改善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作用不显著.
《中国稀土学报》   -   2016 年 2 期
作者:   许晓敏 刘甜甜 郭伟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江苏省生态建材与环保设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关键词:   稻壳 多孔陶瓷 莫来石 堇青石 Nd2O3
摘 要: 以稻壳、Al2O3和M9O为主要原料,按偏镁铝方案确定堇青石的组成,并以堇青石与莫来石质量比为7∶3进行配料,再掺少量Nd2O3为烧结助剂,用一步法烧成了堇青石-莫来石多孔陶瓷.测定了烧结试样的抗弯强度、显气孔率、热膨胀系数,用XRD分析了试样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相组成变化,并用SEM观察其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掺2%Nd2O3,1380℃保温5h条件下,制备的多孔陶瓷的抗弯强度为20.55MPa,显气孔率48.34%,热膨胀系数3.5×10-6·℃-1,其主晶相为堇青石和莫来石,SEM显示晶体间存在大量孔隙.
0.8875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