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743篇>2025年

2505篇>2024年

4528篇>2023年

学科分类

排序:
地区
时间
经典
《中国铁路》   -   2016 年 1 期
作者:   薛新功
关键词:   铁路项目 前期研究 建设必要性 运量预测 技术标准
摘 要: 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成果是项目立项和决策的依据,是控制勘察设计整体质量的源头和关键.针对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对一些有特点的建设项目进行剖析,从项目建设必要性、功能定位、运量预测、技术标准、重大方案、投资控制、财务可持续性及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和总结思考,可供今后铁路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参考借鉴.
《中国铁路》   -   2016 年 1 期
作者:   李志义
关键词:   铁路建设 施工组织 进度管理 质量安全管控 信息化 应用试点
摘 要: 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施工组织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系统总结中国铁路总公司"十二五"期间在建设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手段应用,提出下一步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主攻方向.
《中国铁路》   -   2016 年 1 期
作者:   康高亮
关键词:   铁路 工务 安全 维修改革 高铁 桥隧 线桥设备
摘 要: 为贯彻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工务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继续深化维修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强化质量源头治理、严控高铁维护关键环节,加强桥隧、机械车专业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措施,并提出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保持工务安全稳定,均衡提升线桥设备质量,实现维修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的工作目标.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2 期
作者:   许自强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6G008-E、2016J007-H)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5YJ047)
关键词:   横向稳定性 车体晃车 等效锥度限值 LMB型车轮踏面 轮轨接触
摘 要: 轮轨接触几何匹配关系直接影响动车组的振动性能,轮轨接触不匹配可造成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报警、车体晃车等问题.通过对镟修后初始等效锥度和车体晃车进行研究,提出镟修后初始等效锥度限值,评价镟修质量.通过对服役动车组等效锥度的跟踪、镟修到限等效锥度分布范围与报警轮对等效锥度值的统计,提出LMA、LMB、LMC、LMD型4种车轮踏面不同速度级的服役等效锥度限值,评估动车组横向稳定性.根据等效锥度限值对车轮进行管理可以控制轮轨型面与接触关系,有效缓解构架横向加速度报警与车体晃车问题,实现车轮状态修,提高镟修经济性.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2 期
作者:   司道林 王树国 葛晶 王猛 钱坤 杨东升
基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5YJ026、2015YJ092)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道岔 结构体系 钢轨磨耗 运营现状 动力学
摘 要: 道岔是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我国铺设了CN(德国)、CZ(法国)和客专线(中国)3种技术系列的高速铁路道岔.截至目前,3种技术系列的道岔均经历了8年以上的运营实践,总体状态良好,满足高速行车需求.但运营中也暴露出道岔区车体异常晃动、轨道部件伤损频繁、钢轨快速磨耗等问题,影响道岔区动力学性能.对道岔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阐述形成机理及应对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2 期
作者:   胡晓依 孙加林 姚建伟 侯茂锐 成棣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SY2016G002、J2017G011-C)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高速动车组 车轮磨耗 车轮镟修
摘 要: 基于大数据分析思想,通过调用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数据库中的海量车轮镟修记录,利用MATLAB工具自编统计分析程序,对我国2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武广段)运营动车组车轮一个镟修周期内车轮磨耗量进行统计分析.大样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条高铁线路一个镟修周期内350 km/h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短编组动车组车轮磨耗量均值高于长编组动车组、CRH380A型动车组车轮磨耗量均值小于CRH380B型动车组、CRH3C动车组车轮磨耗量均值小于CRH380B.不同高铁线路相同类型动车组车轮磨耗量样本统计均值及磨耗量统计分布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对高铁轮轨关系、高速动车组车辆结构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2 期
作者:   史天运 孙鹏
关键词:   铁路物联网 铁路感知3.5技术 智能铁路 信息化
摘 要: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应用基础设施,对铁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系统分析物联网领域最新的国家宏观战略和铁路行业政策,提出铁路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和技术特征,全面回顾当前物联网在铁路的应用现状,并研究下一步铁路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总体框架、服务平台和智能应用.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1 期
作者:   邓洲
关键词:   铁路产业 走出去 国际市场 一带一路 高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摘 要: 我国已具备世界一流的铁路产业体系和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但铁路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仍然面临政治、文化、知识产权、法律等多方面的障碍.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国土的大小和形状、人口和城市分布、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间的替代关系都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市场需求产生影响.综合分析可知,我国铁路产业“走出去”针对发达国家市场的重点是老旧线路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重点是新建普速铁路、高速铁路以及建设和运营城市轨道交通.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1 期
作者:   常崇义 蔡园武 李兰 陈波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6G008-C)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4YJ089)
关键词:   轮轨黏着特性 黏着系数 滚动接触 水介质 粗糙度 高速 增黏
摘 要: 轮轨黏着影响列车牵引和制动,对铁路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论述国内外高速轮轨黏着的研究成果,包括仿真研究和试验研究进展情况.在仿真研究方面,介绍国内外轮轨黏着的理论模型发展和数值方法;在试验研究方面,介绍国内外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通过对轮轨黏着机理进行研究,揭示影响轮轨黏着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分析现场存在的轮轨黏着方面的问题以及国内外轮轨黏着的控制与利用情况,包括最新的轮轨增黏措施和防滑防空转技术,并对高速轮轨黏着机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中国铁路》   -   2017 年 11 期
作者:   田常海
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2G010-A、2009G012-A)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6YJ091)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关系 钢轨 道岔 打磨
摘 要: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早期由于轮轨匹配不良出现的高铁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报警、抖车、晃车和波磨等现象,提出用钢轨打磨方法解决轮轨匹配不良问题,进行廓形打磨技术研究与实践,改善和优化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匹配关系,从工务方面解决了高铁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报警等问题.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及实践,提出钢轨和道岔打磨工艺规范及标准,形成了我国高速铁路钢轨和道岔打磨成套技术.
0.7639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