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ICD编码准确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检查本院各科室病案 ICD 编码录入情况,确定其中的错误数量及原因,总结提高 ICD 编码准确性、做好 ICD 编码规范写作工作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 2017 年 10 月~ 2022 年 10 月收录选定科室病案中选取 20000 份,基于 ICD-10 原则进行分析,确定错误类型、错误原因、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①共有 600 存在 ICD 编码问题,出现的 ICD 编码错误类型 分别为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疑难诊断编码错误、未严格按照病理报告编码、未严格按照诊断结果合并编码、未进行合并症编码 共计 5 种类型,对应占比 33.00%、27.00%、19.00%、12.00%、9.00%。②造成病案 ICD 编码错误的原因包括未严格遵守 ICD 编码原则、对病历模板的使用缺乏规范性、书写出现错误等 7 项内容;③本次 600 份病案 ICD 编码错误对应的科室情况如下: 耳鼻咽喉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皮肤科占比分别对应 25.00%、23.50%、22.50%、21.50%、7.50%。结论 若要提高病案 ICD 编码准确性,确保正确写作,应对 ICD 编码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获取更新信息,确保书写规范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 医院病案综合规范性的目的。

作者:
柯雅君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务部 福建福州 350212
出处:
《高原医学杂志》
刊期:
2024年第34卷第1期

提高ICD编码准确性分析

摘要:目的 检查本院各科室病案 ICD 编码录入情况,确定其中的错误数量及原因,总结提高 ICD 编码准确性、做好 ICD 编码规范写作工作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 2017 年 10 月~ 2022 年 10 月收录选定科室病案中选取 20000 份,基于 ICD-10 原则进行分析,确定错误类型、错误原因、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①共有 600 存在 ICD 编码问题,出现的 ICD 编码错误类型 分别为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疑难诊断编码错误、未严格按照病理报告编码、未严格按照诊断结果合并编码、未进行合并症编码 共计 5 种类型,对应占比 33.00%、27.00%、19.00%、12.00%、9.00%。②造成病案 ICD 编码错误的原因包括未严格遵守 ICD 编码原则、对病历模板的使用缺乏规范性、书写出现错误等 7 项内容;③本次 600 份病案 ICD 编码错误对应的科室情况如下: 耳鼻咽喉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皮肤科占比分别对应 25.00%、23.50%、22.50%、21.50%、7.50%。结论 若要提高病案 ICD 编码准确性,确保正确写作,应对 ICD 编码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获取更新信息,确保书写规范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 医院病案综合规范性的目的。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091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