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托架与真空负压垫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 IMRT 治疗中的体位固定精度差异。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11 月在我科收治的保乳根治术后的乳腺患者 32 例,均行全乳大分割 IMRT 照射技术随机分为两组,A 组采用乳 腺托架固定16例,B组采用真空负压垫固定16例,均采用大孔径PHILIPSCT-SIM三维定位,并与分次治疗前采取图像引导验证, 记录正侧为 KV 图像,获取 A,B 两组在 X 轴(左右),Y 轴(头脚),Z(腹背)轴方向的分次间摆位误差的数据。采用 t 检验分析两组样本的摆位误差。结果 A 组乳腺托架固定的 16 例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均值为 X 轴(1.78±0.92)mm,Y 轴 (2.12±1.80)mm,Z 轴(1.85±1.21)mm。B 组真空负压垫固定的 16 例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均值为 X 轴(1.65±1.02)mm, Y 轴(2.82±2.60)mm,Z 轴(2.12±1.45)mm。其中 X 轴对比(P > 0.05,P=0.530),Z 轴对比(P > 0.05,P=0.385),无 统计学意义,Y 轴对比(P < 0.05,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较乳腺托架与真空负压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乳腺 托架体位固定的方式在 Y 轴方向上的摆位精度优于真空负压垫的体位固定方式,而在 X 轴及 Z 轴方向上无明显差异。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托架与真空负压垫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 IMRT 治疗中的体位固定精度差异。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11 月在我科收治的保乳根治术后的乳腺患者 32 例,均行全乳大分割 IMRT 照射技术随机分为两组,A 组采用乳 腺托架固定16例,B组采用真空负压垫固定16例,均采用大孔径PHILIPSCT-SIM三维定位,并与分次治疗前采取图像引导验证, 记录正侧为 KV 图像,获取 A,B 两组在 X 轴(左右),Y 轴(头脚),Z(腹背)轴方向的分次间摆位误差的数据。采用 t 检验分析两组样本的摆位误差。结果 A 组乳腺托架固定的 16 例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均值为 X 轴(1.78±0.92)mm,Y 轴 (2.12±1.80)mm,Z 轴(1.85±1.21)mm。B 组真空负压垫固定的 16 例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均值为 X 轴(1.65±1.02)mm, Y 轴(2.82±2.60)mm,Z 轴(2.12±1.45)mm。其中 X 轴对比(P > 0.05,P=0.530),Z 轴对比(P > 0.05,P=0.385),无 统计学意义,Y 轴对比(P < 0.05,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较乳腺托架与真空负压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乳腺 托架体位固定的方式在 Y 轴方向上的摆位精度优于真空负压垫的体位固定方式,而在 X 轴及 Z 轴方向上无明显差异。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 [1] | 赵甡慧 李文妍 王亚红 肖云峰 . 紫杉醇联合卡铂对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19 |
| [2] | 邓妍 汪辉 . IDA量表在乳腺癌术后不同阶段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临床护理 ,2018,2 |
| [3] | 王攀鸽 谭红娜 王博 肖慧娟 高剑波 . MR淋巴造影显影兔VX2乳腺癌模型内乳前哨淋巴结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5 |
| [4] | 鲁伦博 张承中 卓瑶瑶 李婷 谢叻 孔德兴 李康安 . MRI导引下真空辅助乳腺病灶旋切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5 |
| [5] | 熊秋云 王忆丽 雷秋模 范小庆 付飞国 . 麦默通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治疗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27 |
| [6] | 凌云 屠珏 蔡兆伟 蔡月琴 褚燕青 陈民利 . 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7 |
| [7] | 李晓君 姜鸿南 张建新 牛金亮 胡耀峰 . 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9 |
| [8] | 万静 吴蓉 姚明华 徐光 赵丽霞 刘卉 蒲欢 房林 . 乳腺癌免疫组化亚型的超声、临床和病理分析 [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3 |